IMG_0153.JPG   

台南赤崁樓前身是荷蘭普羅民遮城,明鄭時期改為「承天府」衙門,

成為整個台灣的最高行政中心。

 

媽媽很會唸俚語、諺語,小時候曾聽她說:「一府二縣遊透透,安平無遊尚毋願」,我一直搞不清楚「一府二縣」到底在哪裡?我想絕大多數人也都「莫宰羊」。

 西元一六二四年,荷蘭人占領台灣,當時西方人稱台灣為「福爾摩沙」,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人,首先攻占普羅民遮城(今台南市赤崁樓),改名為承天府,並將台灣全島改稱「東都」,意思是「中國東部的新王都」。 

 「東都」分為一府二縣,是台灣最早的郡縣制度行政區劃,在承天府之下,設有天興、萬年二縣。天興縣轄區包括現在台南以北地區,遠達基隆,萬年縣則管轄台南以南地區,直到屏東恆春。

 由於鄭氏王朝收復台灣時,實力還不夠強大,一面仍繼續與困守在熱蘭遮城(今台南安平古堡)的荷軍戰鬥,因此天興、萬年兩縣轄區,雖然籠罩「台灣頭」、「台灣尾」,但實際統治的範圍相當有限。

 天興縣的縣治設在佳里興(今台南市佳里區),首任知縣叫莊文烈,萬年縣的縣治設在二贊行(今台南市仁德區),縣長大人叫祝敬,也就是說明鄭最早設的兩個縣,縣政府所在地都位於現在的台南市。

 鄭成功去世後,鄭經繼位,將「東都」改為「東寧」,所以鄭氏父子經略的台灣,又被稱為「東寧王國」,台南市東區的「東寧路」,就是以此來命名。鄭經還將承天府下的天興、萬年兩縣升格為州,另設澎湖、南路、北路三個安撫司。

 佳里曾經是古天興縣的縣治,台南縣前縣長楊寶發為了紀念這段歷史,於民國七十一年在佳里震興宮前廣場,豎立了一座「古天興縣治紀念碑」,高聳的碑塔,令人不禁懷想起此地號令半壁台灣的歲月。

 清朝滅亡明鄭,將台灣收入版圖後,設「台灣府」(府署設在今台南市)及諸羅、台灣、鳳山三縣。諸羅縣即古天興縣,在新港溪(今鹽水溪)以北,縣治一度仍設在佳里興,後來才遷到嘉義;鳳山縣則取代原來的萬年縣,在二仁溪以南;台灣縣則夾在諸羅、鳳山二縣之間,大致在台南市舊市區的範圍。

 清光緒十一年(1885年)台灣建省,首任巡撫劉銘傳於兩年後進行行政區域重劃,把台灣府(省會)遷到中部(管轄台灣縣、苗栗縣、彰化縣、雲林縣、埔里廳)。原來在南部的「台灣府」改稱「台南府」,轄四縣一廳(嘉義縣、安平縣、鳳山縣、恆春縣、澎湖廳),「台南」這個地名首度登場。

 說到「安平縣」,它原本是橫亙在台江外的七個沙洲,原住民西拉雅族稱他們住的地方為「Taian」或「Tayan」,荷蘭時期稱為Taioan,書寫成漢字就是「大員」、「台員」或「台窩灣」,後來根據北京官話寫成「台灣」,所以說「台灣」這個名稱,就是從現在的安平發展出來的。

 荷蘭人在沙洲上的一鯤鯓建「奧蘭治城」,後來改稱「熱蘭遮城」,做為統治全台和對外貿易的樞紐。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後,為紀念其故鄉福建泉州南安的安平鎮,將「大員」改成「安平」,使「安平」在歷史上赫赫有名。

 談了這麼多地名的改變,大家是否看得暈糊糊?「台灣府」和「台灣縣」搬到中部,加上「台北府」的建設突飛猛進,「台南府」的政經地位一落千丈,昔日的天興縣、萬年縣,更已塵封入歷史中。「一府二縣遊透透,安平無遊尚毋願」,讓我勾起一絲回憶,更有世事滄桑的悵惘。

 

IMG_0056.JPG   

現在赤崁樓的中式建築,是清朝時在普羅民遮城殘址上興建的,

圖上所見的是荷據時期遺留下來的稜堡殘跡。

IMG_0099.jpg   

赤崁樓展出的地圖,顯示台灣被劃分為一府二縣。

37古天興縣署紀念碑.JPG   

古天興縣面積占台灣約四分之三,其縣治設在今台南市佳里區,

震興宮前廣場豎立古天興縣治紀念碑。

 02佳里震興宮.JPG  

震興宮被列為三級古蹟,以精美的交趾陶、剪黏、木雕、彩繪等傳統藝術聞名。

06鰲魚吐水.JPG   

鰲魚吐水。龍首魚身的鰲魚有「鯉躍龍門」的意思,據說裝置在屋脊可以鎮壓火災。

09鳳凰展翅.JPG     

震興宮剪粘與陶塑精美絕倫。

12移山倒海樊梨花細部.JPG   

檐廊牆上的剪黏作品「移山倒海樊梨花」,是佳里名師王保原的作品,

人物表情與動作都非常傳神,戰袍上細膩的「甲毛」,是用玻璃剪成,

將剪黏的傳統工藝發揮到極致。

15交趾陶作品1.JPG   

交趾大師葉王的靜物作品「博通古今」。

27葉王憨番扛厝角2.JPG   

葉王的交趾陶作品「憨番扛厝角」,位於震興宮入口廊牆墀頭,左右各一,

可說是早期的「外籍勞工」,其咬牙賣力的神情,是否讓您也想幫他分擔一點重量?

28八仙過海.JPG.JPG   

震興宮擁有四十多件葉王作品,在全台各廟宇中堪稱最多,

葉王所塑的「八仙過海」民國七十年被竊,廟方邀王保原補做,八十一年再失竊,

再由王保原補齊,九十一年廟宇重修時,請麻豆交趾陶師傅黃嘉宏修補,

因此這幅作品中,有三代名師的精湛技藝同台爭輝,非常有意思。

圖上的曹國舅、魚、龜、仙童是一代大師葉王的原作。

32七賢過關細部.JPG   

交趾陶作品「七賢過關」充滿動感。

IMG_8947.JPG     

明鄭時期萬年縣的縣治,就在台南市仁德區二仁里清王宮一帶。

二仁里古稱「二贊行」或「二層行」,因位於水陸要衝,又有廣大的蔗田與製糖業,

曾經繁榮一時,所以有「蘇杭十三行,不如台灣二層行」的俗諺。

IMG_8946.JPG 

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在清王宮前立了「萬年縣」紀念碑。

IMG_8949.JPG   

清朝最初設一府三縣,萬年縣改為鳳山縣,以二層行溪與台灣縣為界,

當時枯水季搭橋,豐水期則擺渡,以保持兩岸交通。

圖中已廢棄的二層行舊橋,建於日據時期1921年,現列為暫定古蹟。

IMG_0384.JPG   

安平古堡原稱熱蘭遮城,是荷蘭人在東亞的貿易樞紐。

台灣城殘跡2.JPG   

現存的「台灣城殘跡」是國家一級古蹟。

 IMG_0223.JPG  

安平延平街建於荷蘭時期,所以稱為「台灣第一街」,假日到這裡來,保證人擠人。

IMG_0330.JPG   

「一府二縣遊透透,安平無遊尚毋願」,到了安平,似乎可以感覺時光在此停留,

不同政權的興替,東西文化的碰撞,在斑剝的牆上都留下了痕跡.......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